“在人口密布村庄的河里,却有如此成群的野生军鱼和草鱼,我走过这么多当地都从来就没见到过,实属可贵,也由衷敬佩。”专程来体会肉丝糕之旅的外地驴友张先生边竖大拇指边拍着抖音说道。
近年来,地处祁门县西麓的新安镇一直秉承生态优先开展理念,科学治水护鱼,经过村庄复兴的作业要求,该镇大力施行安排复兴、文明复兴、生态复兴作业,全力做好村庄复兴的大文章,绘就清水长流、鱼跃欢娱、工业复兴的答卷。
安排复兴,构筑治水护鱼生态屏障。新安镇高塘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在2019年结合美丽村庄建造,使村庄更清洁、布局更合理、基础设施更完善,但村两委和驻村作业队一班人在美丽村庄建成的基础上,对“生态宜居村庄美”经过两委扩大会议等方法进行屡次的评论,结合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的文件精力,迅速举动,举行乡民代表大会,一致定见,将“村内‘全域禁渔’,制止任何方法捕鱼,违者处于罚没生态补偿金”写入村规民约,一起,村内建立以两委和驻村作业队成员、党员、组长、乡民代表组成的责任护鱼队,对全流域进行常态化护鱼和河道巡查,确保了治水护鱼的安排确保,形成了杰出生态屏障。
文明复兴,孕育治水护鱼村庄好风气。“下河洗衣服是咱们这辈人的习气,三年前,河里水量略微小一点,就飘着浮萍,河水又浑又难闻;现在河里鱼多了,水草、浮萍都没有了,河水更清了,自己日子在这里,都感觉日子美好多了!”说起曾经的脏水河和现在的“美好水”,新安镇高塘村乡民王丽娟感慨不已。
好水出好鱼,好鱼护好水。大众的美好感,源于对流域内河道治水护鱼的维护。三年来,新安镇以水生态文明建造为统领,在所辖的5个行政村全面施行河长制,强化流域维护,设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中心的镇村两级河长9名,拟定巡河、告发、查核、法律等管理制度,坚决做好靓水文章。一起,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一约四会”、送戏进万村等活动,安排展开方法多样的生态文明治水护鱼宣扬活动,遍及护鱼在提高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使人民大众将护鱼认识内化于心,转化为村庄复兴的详细举动。
生态复兴,铸就“生金产银”、鱼跃欢娱。走进与高塘河仅一道河堤之隔的同人豫文创肉丝糕合作社小作坊,映入眼帘的是一整套现代化的肉丝糕出产“链条”:更衣消毒区、浸泡舂米区、灶台蒸制区、冷却分装区,社员们在区域内出产加工着,一派繁忙的现象。
“小作坊现在能到达月产最多1500斤,产量18000元的销量,多亏了咱们的杰出环境,蒸糕用咱们村自己的水、自己种的稻!”合作社社员王丽霞介绍道。
王丽霞说的“自己种的稻”,是高塘村两委一班人结合当时工业高质量开展和撂荒地管理的作业需要,将村内20余亩撂荒地进行了承租,用于栽培糯米水稻,既增加了“同人豫”肉丝糕的品牌效应,又很好地处理了当时农村中存在的撂荒地的生态难题。
像同人豫文创肉丝糕小作坊相同,新安镇高塘村把治水护鱼与富民有机结合,全力开展水产饲养,既护鱼保生态,也让渔业饲养出售“生金产银”。
据了解,该村上一年建成一座泉水鱼饲养(繁育)基地,繁育军鱼、草鱼、鲫鱼等几类种类,年均产量达3万元,成为助农增收、促进开展的微弱“水军”。
现在,散步新安镇的河道旁,随处可见河畅、水清、野生河鱼成群的鱼跃欢娱现象,不只成为游客眼中的景色,更让全域旅行倍增灵韵,惠及八方。(檀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达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