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联系我们CONTACT US

行业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花垣稻渔基地3万尾鱼苗投进 筑牢“一田双收”
发布时间: 2024-01-18 作者: 行业资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花垣融媒记者 叶紫子萌 通讯员 龙秀超 龙江陵 石琦)

  “今日咱们合作社购进了3万尾黄金鲤鱼苗,放到咱们一千多亩的稻渔演示基地,秋收后每亩大约能收成稻花鱼70斤,即不影响水稻丰登,每亩还能增收一千多元,带动三百多农户完成一田双收。”花垣县正港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绍全说道。

  7月15日,花垣县稻渔归纳种养项目建造基地—民乐镇土屯村3万尾黄金鲤鱼苗放入稻田,该基地由正港种养专业合作社运营,并在民乐镇土屯村建成200亩稻渔种养核心区,以及周边寨子800亩稻渔种养演示区,依照每亩渔获70斤,千亩归纳种养产量300多万元,估计纯收益100多万元。本年该基地还带动民乐镇路桥村、斗拱村、两河村、水田村、桐木村等地合计3000亩开展稻田养鱼,前后累计投进鱼苗5万尾。基地采纳“合作社+农户+周边连片”形式,依托丰厚的水源和当地悠长的稻花鱼饲养前史,建造演示区和育苗场并延伸至加工酸鱼、鱼干等,保底收买农户稻花鱼,打造花垣正港黄金鲤(稻花鱼)供给基地,保证全年365天稻花鱼随时供货,让农户谋利双收。

  本年全县开展2.1万亩稻田养鱼,估计产量打破2000万元,“稻田养鱼”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绿色生态等特色,是全国主推的农业绿色开展新形式,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及掩盖广的惠民工程。

  花垣县境内山间溪水很多水源丰厚,稻田连片镶嵌在山地间,人民群众种稻养鱼前史悠远持久,探究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绿色种养形式。鲤鱼以稻花和稻田病虫害等杂物为食,稻田施牛粪等农家肥利于水稻成长,能促进微生物很多繁衍为鲤鱼供给食物,鲤鱼在稻田运动量大而且分泌的粪便成为天然有机肥,直接被水稻吸收使用率达100%,经过田里种稻、水体养鱼使用鱼和水稻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链,完成种养进程化肥、农药使用量削减,削减了环境污染,使种饲养的质量更为杰出。

  秋收后稻米优质,鲤鱼胸鳍、腹鳍、臀鳍、尾鳍鲜红肥硕并呈长条形,每年招引很多游客体会“竹筐捕鱼”“趁火打劫”“吃苗鱼”等趣味。稻花鱼仍是苗家美食“苗鱼”的烹饪原料,行将稻花鱼从背脊切成两半并再切成三指块状,用菜油炸焦参加剁成圆筒状青椒爆炒即为“苗鱼”。

上一篇: 含有神经毒素鱼翅养分还比不上一颗鸡蛋为何吃的人还那么多
下一篇: 湖北省红安县五桥水产良种基地卖鱼忙